“祝贺你们访华取得成功,很高兴看到匹克球这项运动成为中美两国青少年交流的新纽带。中美关系的未来在青年,希望你们做两国友好的新一代使者,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作出更大贡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参加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倡议访华的美国马里兰州蒙哥马利郡青少年匹克球文化交流访华团师生回复的口信。这不仅是对匹克球这项新兴运动价值的肯定,更指明了其在中美人文交流中的独特作用。

  4月10日至20日,“2025美国青少年匹克球人文交流中国行”在上海、深圳和北京举行,来自美国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13所学校的44名师生来华参访、以球会友。当匹克球在空中划过道道弧线,体育的纽带联结着两国青少年,开启了这段相互了解、共筑友谊的旅程。

  活动中,中美学生混合编组,通过破冰游戏和自我介绍拉近距离。随后,他们拿起球拍,在匹克球的轻快回合中,默契与笑声自然流淌,友谊和互信悄然增长,两国青少年的距离在亲切互动中走得更近。

  “虽然是第一天认识,但我们在场下聊了很多,这帮助我们在场上配合得更好,”美国高中生里根•塞莱斯特•沙利文分享道,“我们还交换了社交媒体账号,期待未来保持联系。” 这朴实的话语,正是匹克球作为民间外交纽带价值的最生动注脚。

  源自美国的匹克球,融合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的特点,凭借对新手友好、场地灵活的优势风靡全球,也在中国蓬勃生长。2024年底,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与中国网球协会正式承担匹克球项目管理职责,为其规范化发展奠定基石。自2023年开展匹克球推广工作以来,中国网球协会通过系统性举措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在全国各地开展匹克球推广活动;率先制定并发布《中国匹克球运动竞赛规则》及匹克球球、球拍、场地三项团体标准,填补制度空白;创办的中国匹克球巡回赛(CPC)目前共开展全国性和纳入赛事近160站,裁判员、教练员等培训开展30余场。

  据美国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教育局体育部主任杰弗里·沙利文介绍,他所在学区在美国率先将匹克球纳入校际联赛,正是因为这项运动的包容性——无论水平高低,每个人都能乐在其中。从历史上的“乒乓外交”打破冷战坚冰,到如今匹克球交流架起友谊新桥,人民之间的真诚互动总能为中美两国关系增添暖意。中国网球协会也将组织开展更多中美匹克球和网球交流活动,通过交流合作共同续写两国人民友好故事。